“瀛湖沿岸的很多小河沟我都去过,地形也基本了解。”站在的甲板上,张世东伸手指向左前方一条小河岔说:“我们曾在这里拦网打捞漂浮物。”放眼瀛湖,满目碧水青山,山水一色。随着雾气散开,太阳出来,湖面泛起波光,岸边的白色屋舍倒映水中,平添几许灵动。
11月3日,记者跟随安康水电厂飘浮物打捞工作负责人张世东和工作人员对瀛湖库区漂浮物进行巡查,船行约半个小时,水清江畅。张世东说:“从9月3日开始,我们已经连续清理飘浮物两个月,周末照常工作,国庆节8天假期,大家只休息了4天。”
今年9月汉江流域中上游进入强秋淋降雨过程,连日的暴雨和入库洪水涌入,树木树杈、塑料泡沫等漂浮物大面积聚集汉江沿岸水域,影响了水面清洁和船只过往,也破坏了旅游环境。安康水电厂每天投入65人左右,大小船只30余艘,分为 4支队伍,对瀛湖核心景区、流水码头、新坝、紫阳县城全线安排打捞。“各种垃圾在水面堆积、发酵,臭味刺鼻。”打捞工作安全监护人吴显春说:“为了早日排除水面杂物,恢复生活区用水安全和景区风光,大家每天天一亮就开始打捞,雨水、汗水交织在一起一直干到天黑,真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吴显春在清理漂浮物现场指挥时,不小心手机屏幕摔裂了,但天天忙于打捞一直没时间修理。
说话间,船到了八道湾,靠河湾处一艘大趸船和10艘铁皮小船正在进行打捞,工人们用抄网一次次捞起水面飘浮物,倒入垃圾箱,再转移至趸船,打捞满满一船后拉走转运到330高程以上平台统一无害化处理。张世东介绍,天气、水位都是动态的,所以打捞飘浮物既是游击战,也是持久战。该厂坚持每个周巡视重点水域,还聘请了沿江居民做信息员,一旦发现飘浮物立即通过电话、微信联系汇报,便于及时调度组织打捞工作。截至11月2日,该厂2017共组织库区漂浮物巡查90余次,开展打捞作业90余天,出动打捞船只1500余船次,打捞人员3900余人次,共清理漂浮物和岸坡垃圾19000余立方米。
在新坝镇水域,江面正中央,一艘专业打捞船正在工作,随着船舱内工作人员启动按钮,扳动把手,调整方向,打捞船闸门合拢,机器转动,水面垃圾徐徐卷入垃圾舱内,聚拢、打捞、滤水、卸载一气呵呵成,打捞效率相当于人工打捞船的近五倍。张世东告诉记者,我们一边打捞一边总结经验,水面宽阔、漂浮物聚集时最适合机械打捞,小河湾里就只能人工打捞。今年该厂经过考察,特意购置了专用飘浮物打捞船,培训了专业工作人员。
陕西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为了保证一江清水供北京,地方环保部门做了大量的治本工作,漂浮物中生活垃圾占比逐年下降,2014年为70%、今年不超过30%,安康以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思路与实践,守护着汉江的优良水质。安康水电厂积极主动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关于瀛湖漂浮物打捞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市环保局、瀛湖管委会及紫阳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对水域面积77平方公里的瀛湖湖面进行打捞。该厂成立了专门打捞队伍,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把漂浮物打捞资金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加强与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确保飘浮物及时、有效打捞。赢得政府和环保部门点赞,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2014年开始,负责飘浮物打捞工作已经4年,聊起飘浮物打捞中的点点滴滴,张世东说:“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安康人,汉江是滋养安康人民的母亲河,瀛湖就是咱安康人的脸面,我希望来旅游的人目光所及都是青山绿水,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我也希望,汉江能成为每个安康人最深情的眷恋。”
|